-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科技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幫扶優勢,扎實推進江西省井岡山市、永新縣,四川省屏山縣,陜西省柞水縣和佳縣5個縣(市)定點幫扶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推進
科技部黨組高度重視定點幫扶工作,組建部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部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部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定期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幫扶工作,常態化召開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協調推進重大事項,每年赴定點幫扶縣調研指導。建立“四級聯動”機制,科技部和省、市、縣科技部門聯合選派業務骨干組建科技幫扶團,2021年以來,科技部累計選派37名掛職干部分赴5個定點幫扶縣開展幫扶。
發揮科技優勢,提升幫扶成效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帶動作用,幫扶柞水縣實現“小木耳、大產業”,成功研發木耳益生菌等新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建立全國首家木耳大數據中心和木耳地方標準,納入國家品牌計劃。2024年7月19日,柞水高速公路橋梁發生坍塌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部黨組迅速組織科技專家31人次赴柞水指導災后建設。幫扶佳縣做強做優紅棗和雜糧特色農業,支持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項,開展紅棗、小米等農作物抗旱新技術研發與示范。幫扶井岡山市果業與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開展果蔬標準化生產,創建“井岡山”果蔬品牌并授權230多家企業。幫扶永新縣新材料產業提質增效,支持永新縣與四川大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構建人造皮革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支撐當地皮革產業跨越式發展,營收突破80億元。幫扶屏山縣李子產業躍升發展,推動茵紅李品種持續更新,年產值達20億元,農民年增收超1億元。
創新幫扶方式,總結推廣經驗
深化消費幫扶,鼓勵干部職工通過“832平臺”采購定點幫扶縣農產品等方式,拓展消費幫扶渠道,確保在機構改革后干部職工人數減少情況下,消費幫扶力度不減。加強宣傳推廣,將定點幫扶列入科技部宣傳工作重點,在科技日報開設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專欄,刊發多篇幫扶案例并累計轉載超10萬次。協調光華基金會、騰訊公益基金捐贈百萬余元在幫扶縣建設數字化教室。組織科技幫扶工作培訓班,提升幫扶干部履職能力,促進幫扶團間加強合作。2024年,柞水幫扶團組織當地龍頭企業赴井岡山市采購中藥材超千萬元,形成幫扶縣互幫互助的生動局面。
實施清單管理,推動“五個全覆蓋”
充分發揮省、市、縣科技部門作用,以“需求清單”“工作清單”為抓手,推動科技幫扶保持“五個全覆蓋”,助力幫扶縣科技創新和特色產業發展。一是科技特派團全覆蓋。推動省、市科技部門根據幫扶縣農業發展需求,組建71個科技特派團“點對點”開展農業技術幫扶,2024年346名科技特派員深入幫扶縣開展技術服務。佳縣紅棗技術服務團獲中央宣傳部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表彰。二是科技園區全覆蓋。支持幫扶縣全部建立農業科技園,促進特色農業現代化、集群化發展。推動5個幫扶縣分別與國家高新區結對,梯度轉移和導入發展新興產業。三是創新型縣市建設全覆蓋。指導幫扶縣做好縣域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規劃研究,建立17個產學研合作平臺,加快建設技術市場,促進新技術推廣應用,5個縣2024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37.7億元,新增469家科技型企業。四是科技項目全覆蓋。通過“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5個縣在中藥材、食用菌、新材料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與示范推廣。柞水縣參與的“食藥用菌技術創新”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24年,支持5個縣實施科技項目122項,經費6304萬元。五是科普活動全覆蓋。支持幫扶縣建立7個科普基地,實施“青苗強基計劃”,舉辦“花汀開講啦”等系列科普講座74場,提升群眾科學素養。
(供稿:科技部)
( 編輯:孫凱佳 送簽:孫凱佳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