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定點幫扶山西省中陽縣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定點幫扶的論文寫在呂梁大地,助力中陽縣在山西省首批脫貧摘帽,鄉村振興開啟嶄新篇章。
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系統構建定點幫扶“大格局”
一是以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凝聚合力。成立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黨委常委會每年謀劃重點任務、督導工作落實。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每年帶領班子成員、院士專家、師生校友深入幫扶一線推動工作,構建起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師生校友踴躍參與的工作格局。二是以特色鮮明的工作體系繪就藍圖。深刻把握學校和地方兩種特點、兩個優勢,因地制宜構建以“科技+、產業+、教育+、紅色+”為主要特色的幫扶工作體系,架起連通大山內外的幫扶橋、轉型橋、致富橋。三是以接續奮斗的長效機制促進振興。接續選派5任掛職副縣長、6任駐村第一書記,連續10屆派出研究生支教團,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簽署14份合作協議,一茬接著一茬干,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充分發揮高校優勢,精準匯聚定點幫扶“大資源”
一是賦能教育提質,實現志智雙扶。推動北航基礎教育資源與中陽縣全方位銜接,采取學校結對、教師跟崗、聯合備課、全員培訓、學生互訪等形式,推動中陽縣基礎教育質量連年提升。用好教授資源、校區資源,每年對中陽縣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大規模培訓和輪訓,切實提升地方干部和技術人才素質能力。二是賦能產業升級,推動發展轉型。建立“北航—中陽高質量發展智庫”,每年組織專家學者對中陽縣發展難題問診把脈、集中攻關。建立校企轉型升級技術研發中心,解決地方鋼鐵龍頭企業能源和材料技術瓶頸,申報62項國家專利。發揮學科優勢支撐中陽縣低空經濟發展,推動通用機場建設,打造護林、救護等低空應用場景。三是賦能創新創業,激發生機活力。在中陽縣易地移民搬遷后最大的社區,創建呂梁北航中匯科技孵化器,先后引進3家校友企業,累計吸引匯聚80余家地方中小微企業,培育孵化了碩為思等3家高新技術企業,直接帶動500余人創業就業,創造產值2億多元。孵化器被評為山西省省級眾創空間、山西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全面加強校地協同,持續深化定點幫扶“大聯動”
一是傳遞好陽坡村整村幫扶的“接力棒”。作為北航定點幫扶的脫貧村,十年前的陽坡村封閉落后,家家貧困,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的陽坡村,15公里的通村公路連接大山內外,鄉村旅游、設施農業等產業蓬勃發展,脫貧戶人均純收入超過2.1萬元,2024年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繪就了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二是開拓好中陽縣肉羊養殖的“大市場”。學校深挖中陽縣柏籽羊肉的市場潛力,引入社會資本1.38億元,建成中陽縣肉羊繁育屠宰一體化園區。去年,在北航食堂設立羊湯檔口,把柏籽羊肉送上師生餐桌,形成了“有機種植—規模養殖—高校直供”的創新模式。今年,又在北航杭州國際校園、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等新設4個羊湯檔口,直接帶動160余人就業,人均年增收9萬余元。三是擦亮呂梁山護工就業增收的“金品牌”。在校內設立呂梁山護工北航服務站,累計輸送2000余名護工在京就業,人均月收入超過6500元。
(供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編輯:孫凱佳 送簽:孫凱佳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